中國液壓傳動控制杰出專家楊世祥經過四十年的潛心研發,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數字液壓技術;楊濤與楊老一起創立億美博22年來,先后攻克了數字液壓在油缸和馬達上的應用,而在不遠的未來,即將征服數字液壓“終極應用”的第三極。

長沙億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濤先生接受匠客工程機械融媒體專訪
征服數字液壓的第三極
楊濤:液壓泵作為功率的輸出單元,然后兩個功率的使用單元,一個是油缸,一個是馬達。我跟我父親開玩笑,我說你把這個泵再數字化了,我說你就可以退休了,其實還是有很多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但是如果說能夠把泵實現數字化之后,那么對于油缸的和馬達的精準控制,以及整個液壓系統的精準的執行,就會帶來一個質的改變。
后來又提出來所謂的正流量系統,其實正流量系統也僅僅是建立一個局部的超前量,就相當于把手柄的一些情況提前送給泵,先去建立功率。
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信號送過去時,它的精準度,因為負載需求是不確定的,提前建立的輸出也就不可能做到90%精準。
但是要把泵精準實現數字化之后,那么這種經驗所對應的控制方式和方法上就能夠更精準的實現。
所以我們把數字泵一個學術名稱稱之數字可編程功率敏感泵,這實際上是兩個泵能力的一個結合,就是數字可編程,以及復雜敏感這兩個能力結合成一個產品。這樣就使得我們做的工程機械第一能夠更高效,第二能夠更節能。
我們有一個初步的目標是希望今年能夠把泵實現一些初步的性能,比如說滿足一些裝機的初步性能,然后明年我們去做一些產業化的轉化工作,包括一些適應性、環境測試、實際的工況使用,我們希望三年之內能夠把(數字)泵推向市場,能夠滿足工程機械進一步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所以我們希望全程數字化對于主機企業來講會帶來一個更明顯的性能提升。對于(生產)泵的企業來講,馬達和油缸的企業來講,會改變的就是原來產品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所以我認為是一個大家多贏的合作。

融合與合作,助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創新與進步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讓行業邊界和競爭壁壘逐漸消解,不同的組合與合作,不僅能夠助推行業的創新與進步,也可以給重點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這也是億美博在兩年二次創業過程中,在與越來越多的業內同仁能夠達成更多的合作與共識的原因。
楊濤:湖南人的這種熱情,敢拼敢打的這種精神,這個是我們以前干技術的人剛好欠缺的,跟我們正好是有一些互補,尤其是像跟三一的合作,三一這種市場拓展能力非常強,然后我們希望把技術能夠嫁接到是能力最強的企業上,自然就形成了良性的這種優勢互補。
三一給我們的支持非常巨大,而且三一對于創新的苛求,應該說從董事長、總裁,包括各個研究院、分院的院長等,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對于創新、對于競爭都非常有前瞻性,所以步伐相對來講是比較快的,那么我們投入的精力自然也就會比較多一些。
但是并不排除說其他的企業跟我們接觸的也都是比較緊密的,只不過我們自身的現在的體量比較小,自身的精力、能力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有時有些工作可能推進就比較慢了,所以我們也經常的覺得特別不好意思。
不光是我們去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我們希望社會上的力量更廣泛的,包括政府,包括投資機構,包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包括一些技術方,比如說我們現在推進的人工智能的技術落地等等,多方去共同努力改變一個傳統的制造業行業。

2020年,億美博參與了很多件大事情,與三一、復旦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湖南質檢院聯合發起的數字液壓工程機器人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械智能專業委員會”會員,楊濤參加了杜家豪書記主持召開的工程機械產業專家座談會、2020中歐智能機器人大會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論壇等重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億美博變得更加包容,也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支持與認可。
楊濤:我們希望它(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的外延能夠更多的不受限的。我們是希望搭建出一個不同類型的這種具有自己特征的合作形式,來拓展工程機械發展的瓶頸。
我們企業加入到人工智能協會下面的人機融合智能的專業委員會,我還是專業委員會的委員,這里頭大家也能看出來我們所定位的未來發展。要改變一個行業,并不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人能夠實現的,我們需要更廣泛的社會資源來共同去做,所以我們就希望能把這個環境雛形先搭建起來,吸引更多的合作。
所以我們包括受邀參加杜家豪書記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我們還有一個發言,這發言當時是整個湖南省的工程機械企業,包括相關配套企業都在座,包括政府的一些機構,發改委、科技司,包括人力資源局等都在座,我們就提出來我們去做的一些工作的方向,包括未來的工程機械我們所設想所暢想的一些方向。
會后得到了很明確的反饋,看似外行人的新的觀念,但是對于內行、對于行業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新的亮點,大家都非常認同,所以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自然而然就會變得多了一些。我認為需要讓子彈多飛一會,然后我們多看一會,其實這也是正常,任何一個變革的發展階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述圖文為部分內容,完整版請點擊頭部視頻)
完成比難更難的事,億美博@數字液壓與智能控制的先鋒之路(第二集)
思享會 評論(0)
來源:思享會
中國液壓傳動控制杰出專家楊世祥經過四十年的潛心研發,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數字液壓技術;楊濤與楊老一起創立億美博22年來,先后攻克了數字液壓在油缸和馬達上的應用,而在不遠的未來,即將征服數字液壓“終極應用”的第三極。
長沙億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濤先生接受匠客工程機械融媒體專訪
征服數字液壓的第三極
楊濤:液壓泵作為功率的輸出單元,然后兩個功率的使用單元,一個是油缸,一個是馬達。我跟我父親開玩笑,我說你把這個泵再數字化了,我說你就可以退休了,其實還是有很多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但是如果說能夠把泵實現數字化之后,那么對于油缸的和馬達的精準控制,以及整個液壓系統的精準的執行,就會帶來一個質的改變。
后來又提出來所謂的正流量系統,其實正流量系統也僅僅是建立一個局部的超前量,就相當于把手柄的一些情況提前送給泵,先去建立功率。
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信號送過去時,它的精準度,因為負載需求是不確定的,提前建立的輸出也就不可能做到90%精準。
但是要把泵精準實現數字化之后,那么這種經驗所對應的控制方式和方法上就能夠更精準的實現。
所以我們把數字泵一個學術名稱稱之數字可編程功率敏感泵,這實際上是兩個泵能力的一個結合,就是數字可編程,以及復雜敏感這兩個能力結合成一個產品。這樣就使得我們做的工程機械第一能夠更高效,第二能夠更節能。
我們有一個初步的目標是希望今年能夠把泵實現一些初步的性能,比如說滿足一些裝機的初步性能,然后明年我們去做一些產業化的轉化工作,包括一些適應性、環境測試、實際的工況使用,我們希望三年之內能夠把(數字)泵推向市場,能夠滿足工程機械進一步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所以我們希望全程數字化對于主機企業來講會帶來一個更明顯的性能提升。對于(生產)泵的企業來講,馬達和油缸的企業來講,會改變的就是原來產品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所以我認為是一個大家多贏的合作。
融合與合作,助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創新與進步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讓行業邊界和競爭壁壘逐漸消解,不同的組合與合作,不僅能夠助推行業的創新與進步,也可以給重點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這也是億美博在兩年二次創業過程中,在與越來越多的業內同仁能夠達成更多的合作與共識的原因。
楊濤:湖南人的這種熱情,敢拼敢打的這種精神,這個是我們以前干技術的人剛好欠缺的,跟我們正好是有一些互補,尤其是像跟三一的合作,三一這種市場拓展能力非常強,然后我們希望把技術能夠嫁接到是能力最強的企業上,自然就形成了良性的這種優勢互補。
三一給我們的支持非常巨大,而且三一對于創新的苛求,應該說從董事長、總裁,包括各個研究院、分院的院長等,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對于創新、對于競爭都非常有前瞻性,所以步伐相對來講是比較快的,那么我們投入的精力自然也就會比較多一些。
但是并不排除說其他的企業跟我們接觸的也都是比較緊密的,只不過我們自身的現在的體量比較小,自身的精力、能力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有時有些工作可能推進就比較慢了,所以我們也經常的覺得特別不好意思。
不光是我們去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我們希望社會上的力量更廣泛的,包括政府,包括投資機構,包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包括一些技術方,比如說我們現在推進的人工智能的技術落地等等,多方去共同努力改變一個傳統的制造業行業。
2020年,億美博參與了很多件大事情,與三一、復旦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湖南質檢院聯合發起的數字液壓工程機器人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械智能專業委員會”會員,楊濤參加了杜家豪書記主持召開的工程機械產業專家座談會、2020中歐智能機器人大會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論壇等重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億美博變得更加包容,也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支持與認可。
楊濤:我們希望它(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的外延能夠更多的不受限的。我們是希望搭建出一個不同類型的這種具有自己特征的合作形式,來拓展工程機械發展的瓶頸。
我們企業加入到人工智能協會下面的人機融合智能的專業委員會,我還是專業委員會的委員,這里頭大家也能看出來我們所定位的未來發展。要改變一個行業,并不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人能夠實現的,我們需要更廣泛的社會資源來共同去做,所以我們就希望能把這個環境雛形先搭建起來,吸引更多的合作。
所以我們包括受邀參加杜家豪書記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我們還有一個發言,這發言當時是整個湖南省的工程機械企業,包括相關配套企業都在座,包括政府的一些機構,發改委、科技司,包括人力資源局等都在座,我們就提出來我們去做的一些工作的方向,包括未來的工程機械我們所設想所暢想的一些方向。
會后得到了很明確的反饋,看似外行人的新的觀念,但是對于內行、對于行業是很有借鑒價值的。
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新的亮點,大家都非常認同,所以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自然而然就會變得多了一些。我認為需要讓子彈多飛一會,然后我們多看一會,其實這也是正常,任何一個變革的發展階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述圖文為部分內容,完整版請點擊頭部視頻)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